本年度1-10月,大秦線累計完成物流運輸量36012萬噸,同比減少1405萬噸。年終歲末,大秦線通過強化與煤礦、港口等單位的聯系,爭取客戶支持;增掛2萬噸運煤大列,加速貨物周轉,向年度運輸目標展開沖刺!
四季度,利好消息持續。首先,進入枯水期,水電下滑,火電壓力加大;再者,冬儲展開,終端需求復蘇;再次,限制進口煤措施出臺,國內煤炭市場將向好。但是,由于前三季度,任務虧欠較多,即便四季度,大秦線發力,運量增加,也難以將生產任務扭虧為盈;預期本年度全年,大秦線完成貨物運量能達到4.35億噸,同比減少1600萬噸。本年度,大秦線貨物運量出現減少的原因如下:
首先,火電生產增長速度趨緩。
本年度,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社會用電量增長速度趨緩,火電生產增長速度趨緩;加上外部環境收緊,對東部地區煤炭消耗、電力消費影響較大,沿海地區電廠耗煤數量增量空間很小。
再者,特高壓送電增加。
水電、核電、新能源等非化石能源消化水平提升,特別跨區送電快速增長,影響了東南沿海地區的火電發力,使動力煤消費受到壓制。夏季,進入天氣高溫,能耗增加;但受強降雨、水電高發等因素影響,煤炭需求不如預期。
再次,進口煤強勢登陸。
沿海地區對進口煤依賴性增加,加上澳洲等國煤炭價格優勢明顯,導致進口量顯著增長。預期本年度,我國進口煤炭數量可達到3.1-3.2億噸,同比增長4000-5000萬噸;其中,沿海地區進口2.3-2.4億噸,對于海上調入量僅有10億噸的沿海市場來說,沖擊不小,給北煤南運帶來較大影響。
第四,貨源組織受到影響。
受產地環保、安全檢查,以及火工品、煤管票管制等因素影響,產地供應出當前性偏緊;加上煤價倒掛,部分發煤企業減少發運,影響了大秦線運量。另外,在需求不旺的情況下,蒙冀線競爭力度強化,兩次下調鐵路運費,大力增運內蒙西部優良貨源。
明年,外部突發因素排除,煤炭需求轉好,沿海地區工業用電獲得提振;加上進口煤平控政策的實施,預期國內煤炭市場需求將明顯向好,大秦線運量有希望回升至4.5億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