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曾經說過,創業,就是要找到風口,趕到風口上,豬也會飛。這句話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被無數創業者奉為金科玉律。
但馬云表示反對:豬碰上風也會飛,但是風過去摔死的還是豬,每個人要思考怎么把控這個風,怎么提升自己,不應該去尋找風口,而是真正把自己變成一點點風就能夠飛起來。
近期,馬云再次表示,“風過去,摔死的一定都是那些豬,它們是不會長出翅膀來的”。雖然馬云不信風口,但是自己卻制造了兩個最大的“風口”,一是電商,二是新零售。
如今諸多被電商狂風卷起來的創業者已經日漸邊緣,比如聚美、當當、凡客;而新零售的颶風還在刮著,這次參與者更加廣泛,線上線下玩家齊齊入局,一時間新型便利店、無人店、無人貨架等新業態遍地開花。
這其中有些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資金不足以支撐其發展,導致高調進場,草草退場;也有些巨頭是力有余而心不足,生怕錯過潮流,結果雖然發展了新業態,但只停留在有形無魂的階段。
能夠真正將理念落到實處的,蘇寧算一個。
蘇寧2018年全年新開門店8122家,這意味著即使全年無休,平均每天要開店22家;目前,蘇寧門店總數達到超過11000家,同比2017年實現了2.5倍的增長。2018年初定下的三年20000店的目標,已經提前完成過半。全年整體規模增長、營收增長遠超行業,新增就業6.8萬人。蘇寧首創的智慧零售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即使是放眼全球,這樣的開店規模和速度在零售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充分說明智慧零售符合消費升級的潮流,符合行業發展的趨勢,符合消費者美好生活的需求。
嚴格來說,張近東也在追逐“風口”。只不過他心中的“風口”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服務。30年來,他都始終堅守“服務是蘇寧唯一的產品”的理念并貫徹到底。
在提出智慧零售之時,張近東想的是“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構建商品、用戶、支付等零售要素的數字化,將采購、銷售、服務等流程智能化,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體驗為用戶提供商品和服務。”在他看來,這與創業之初所做的空調生意,提供的集安裝、維修一條龍服務沒什么區別。本質上是為了消費需求發生變化的消費者提供相應的服務。
而對于來去匆匆的“風口”,張近東始終保持警惕:“靠搶占風口造概念是不可能一勞永逸的,靠資本輸血的企業更是不可持續的。市場終究會偏愛有內功、有底蘊、有盈利模式的企業。”
在很多人看來,張近東顯得保守。但是他用行動告訴所有人,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未必不能奏出獨特優美的樂曲。
張近東的信心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對于智慧零售趨勢、蘇寧前瞻布局的篤定與堅持;另一個則是來自他對國家長期大勢、經濟形勢和政策措施的積極預判。
在動蕩不安的2018年,即消費升級全面到來、零售變革以及寒冬到來的時刻,張近東選擇從三個方面繼續修煉內功:
第一,把握消費升級,開啟“造極”模式。
張近東判斷,中國經濟的發展正在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這會給企業帶來大量的市場增量。
蘇寧平臺數據顯示,增速最快的產品智能化產品、大健康品類和中高端商品等,三四線及農村市場增速持續走高……種種現象都說明,消費升級已經全面來臨。
張近東決定,蘇寧圍繞用戶需求,向供應商開放大數據反向定制,推動供給側改革,推出一系列的品質商品和服務,強化蘇寧品質生活引領者的形象。在2018年初,張近東就提出了“造極”的目標,就是用極客精神和極速方式,創造出智慧零售的極物,以此來開拓、創造未來零售發展的風口,實現智慧零售的全面領先。
彼時,張近東提出目標,到2020年蘇寧門店規模將達2萬店、交易規模將達4萬億元。
第二,深化O2O融合,推進場景互聯網創新,提升零售效率。
從2016年開始,越來越多的線上企業在往線下走,線下零售商紛紛擁抱線上,雙線融合的模式得到了承認。
而蘇寧早在2009年就開始走這條路線,并且堅定不移。彼時,社會上對于電子商務和實體零售誰能勝出爭論不休,但張近東默默探索出互聯網零售模式,更加堅信互聯網零售、物聯網服務的發展前景。
對張近東而言,這是一次零售發展的革命性機遇,在互聯網已經成為基礎設施的時候,零售開始回歸線下的場景互聯網時代。
從2018年開始,蘇寧智慧零售開始全面落地。智慧零售以“場景互聯網+智能供應鏈”為核心,通過對傳統零售的重塑變革,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體驗為用戶提供服務。從線下門店智能化改造,到線上APP精準挖掘用戶喜好,再到各類黑科技融入“最后一公里”,實現了“人、貨、場”全鏈路的升級。以人工智能、人臉識別、AR/VR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應用正成為蘇寧智慧零售的新標簽。
比如服務于社區的蘇寧小店、服務縣鎮鄉村市場的蘇寧零售云店、以及拼團模式的蘇寧拼購,根據不同的產品、用戶、區域打造差異化的服務,都是蘇寧再造服務場景的有力例證。
三是,聚焦零售CPU能力建設,強化蘇寧的零售賦能能力。
2017年3月,在南京舉辦的家電3C全球峰會上,張近東提出全面啟動蘇寧零售生態的開放戰略,核心就是蘇寧零售CPU能力的全面開放。
物流云、數據云、金融云三把利刃發力服務,2017年蘇寧的社會化物劉增速達到321%。蘇寧金融業務交易總額增長率超過150%,利潤保持穩步增長。
到了2018年,一個個“風口”走了,共享單車被共同討債、無人貨架無人問津……寒冬到來,哀嚎遍地,只留下了一地“豬毛”。而蘇寧卻在這一年全面爆發。現在看來,蘇寧的迅猛發展是水到渠成。
在這樣的背景下,蘇寧智慧零售步入“萬店時代”,高速增長成為發展新常態。蘇寧線上線下全面深耕,各類智慧零售產品或是創新而出、或是升級迭代。其中,蘇寧小店、蘇寧零售云、蘇寧拼購,堪稱2018年智慧零售三劍客,分別面向社區、縣鎮市場和社群,成為市場的重磅參與者。
同時,通過對外共享供應鏈、銷售、物流、金融等智慧零售全價值鏈的資源,實現蘇寧智慧零售核心能力的全面構建與輸出。其合作的對象包括江蘇、恒大、萬達、中石化、交行、北汽、咪咕、大潤發等。
對于這個結果,張近東顯得很淡定。在他看來蘇寧取得的逆勢增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年互聯網轉型發展后厚積薄發的必然結果。在1月15日的蘇寧年終大賞上,張近東透露,2019年蘇寧將創造用戶價值、全面提升用戶體驗,讓品質服務深入人心;深耕場景互聯網,強化智慧零售核心能力的輸出;全年將新開門店15000家,線上沖刺70%的增長目標,全渠道將將保持超40%的銷售增速。
張近東總是顯得與眾不同,在行業陷入狂熱的時候,他埋頭苦干;在形勢嚴峻的時候,他又逆勢擴張。張近東一直堅信:“互聯網時代經歷了前幾年的風起云涌,創造了一個個的風口;如今風口已過、大潮退出,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相信,那些持續奮進、聚焦專注的企業會不斷的凸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