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上星期的疲軟走勢之后,本周塑料價格周初就承壓,因業者對于11-12月份塑料市場供應過剩焦慮的影響。從三季度開始,市場就判斷四季度塑料的供應壓力會逐步增大,10月份,因受需求高峰、裝置意外檢修及其宏觀因素的干擾,供應端的壓力并不是很突出,但11月初,前期檢修的裝置陸續恢復開工,新投裝置陸續實現量產,加上終端穩中有跌的影響,供應壓力日益加強,塑市疲軟走勢延續。
本年度宏觀經濟對塑料需求的影響是頗大的,雖然國家穩經濟政策持續發力,但從抓取的10月份高頻數據來看,經濟運行遠不如預期,走勢偏弱壓力不降反增,并且從2019年10月份制造業的數據中還可以發現10月份PMI繼續位于榮枯線下方運行,跌幅超過預期。塑料制品等相關行業生產采購多以隨用隨買居多,而貿易商環節多保持低庫存水平,且10月份PMI新訂單指數也處于榮枯線下方,可見業者對于四季度塑料需求預期并不看好。
供應端持續增長是2019年塑料市場面臨的zui大利空,不論是PE市場還是pp市場,從產能增速來看,本年度PE及其PP產能增速均在10%以上,據報告顯示,聚乙烯新增產量預期在360萬噸,增速或達到11%以上,上半年新投久泰能源裝置已經實現量產,下半年投入生產的中安聯合、寧夏寶豐二期也實現量產,而11月初浙江石化預期投入生產,可見新投入生產能的擴增對市場的沖擊性巨大,而進入11月份,裝置停車檢修方面,除了新增揚子石化及其寧夏寶豐能源短暫計劃性檢修外,剩余裝置正常開工,有目共睹,下半年PE供應壓力將遠遠高于上半年PE供應壓力。同樣地,本年度PP市場供應壓力也頗大,從新投入生產能來看,2019年PP預期有600萬噸的產能投入生產,但受工程進度影響,預期僅有300萬噸產能有望落地,恒力、久泰和寶豐二期三套裝置均實現量產,巨正源兩套裝置正常運轉,中安聯合正常運轉,11月初浙江石化預期試車,業者=預期年底前PP新增產可以將達200萬噸,再者11月份,檢修的廣州石化兩套裝置、中海殼二期等裝置會陸續恢復開工,供應量激增,對市場的沖擊不可小覷。
進口料對國產料沖擊仍大,本年度PE、PP進口量依舊保持增長走勢,因為國外裝置也處于擴能期,且國外輕烴裝置較多,PE、PP低成本廉,利潤可觀,導致聚乙烯、聚丙烯更有價格優勢。據數據統計,2019年1-9月,我國共進口1234.72 萬噸,同比增加184.92 萬噸,增長幅度達17.61%,2019年9月PP進口量達44.2萬噸,同比增加1.1萬噸,增長幅度達2.55%,有目共睹,來自進口料的沖擊壓力也頗大。
綜上可見在供應持續增長、進口量持續增加及其需求穩定的情況下,塑料價格弱勢難改,但最近國際油價階段性走高,且期價市場也有一定抗跌能力,所以短期下滑幅度不大,但隨著供應端的增長,市場價格或有下行表現。
以上是最新塑料價格資訊,更多塑料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塑料價格走勢,塑料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