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流通是指農產品由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轉移的經濟流程,主要由農產品生產、收購、運輸、貯存、裝卸、搬運、包裝、送貨、流通加工、分銷、零售、信息活動等不同系列運營環節組成,并在整個流程中實現了農產品保值、增值和組織目標。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報告顯示,近些年來中國農產品物流總額呈現日趨遞增趨勢,2018年我國農產品物流總額達到3.9萬億元,同比增長3.5%,占全國物流總額283.1萬億元的1.38%。
2011-2018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4-2018年中國農產品物流總額變化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農產品冷鏈物流將成為發展主力
根據中物聯冷鏈委相關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水果、蔬菜、肉類、水產品流通腐損率分別達到11%左右、20%以上、8%、10%。而在發達國家,果蔬損耗率一般限制在5%以下,其中,美國由于農產品全產業鏈以冷鏈物流為支撐,果蔬從田間到餐桌流程中的損耗率只有1%-2%?梢,易腐農產品冷鏈使用率的差距,決定了農產品zui終效益的差別。
2018年中國及發達國家農產品流通腐損率比對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由于生鮮農產品的損耗較大,對于農產品流通提升了操作難度,故國家對于農產品物流提出了相關政策支持,其中在農產品冷鏈物流方面提出多數政策。比如2019年5月,國家提出要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各地中央財政資金支持農產品產后商品化處理設施和冷鏈物流的比重不得低于70%。
2018-2019年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相關發展政策匯總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冷鏈物流作為保障農產品安全、提升農產品質量的重要方法,在農產品物流中占據重要位置。根據中物聯冷鏈委的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總量達到1.82億噸,其中,水果冷鏈物流需求總量zui高,達到5048.4萬噸。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農產品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我國對于生鮮農產品的需求也漸漸提升,加上國家對農產品冷鏈物流政策支持,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將成為農產品物流發展主力。
2018年中國主要農系列產品冷鏈物流需求量統計情況(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農產品物流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隨著我國農業產業化的提升和農村制度的改革,農業規模經營、優勢農業和特色農業日漸產生,對專業化的物流需求越來越大,并且城鄉物流將趨于于平衡發展;再者我國農產品物流技術裝備正在持續改善,其發展的趨勢表現在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和集成化;除此之外,農產品綠色物流將成為新的增長點,綠色物流的本質是從可可持續發展需要出發,對物流流程和體系進行改造,將產生環境共生型、循環型、復合型的,可以推進經濟發展和人類健康發展的物流系統。
中國農產品物流市場發展趨勢分析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來源請參考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農產品流通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