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礦業經濟秩序或將重新構建——2019年上半年全球礦業態勢分析及其未來走勢展望
2019年上半年,持續的全球貿易緊張局面導致全球經濟增長勢頭明顯削弱。全球礦業總的發展態勢是先揚后抑。
一、全球礦業發展態勢
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礦業逆勢而行,大型兼并和并購頻現,行業開始新秩序新形象的重塑,礦業再度成為關注的熱點。但是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第二季度全球礦業市場復蘇勢頭削弱,全球勘查活動指數PAI整體下行,上市礦業公司股價下滑,礦產品價格調整劇烈,初級公司融資規模萎縮,電動汽車用礦需求增加,清潔能源發展持續推動。
1.全球勘查活動指數整體下行,標準普爾/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全球礦業指數先揚后抑
2019年上半年,衡量全球勘查活動指數(PAI)呈現整體回落之勢。2019年上半年季度環比下降14%,為2016年以來新低點。出現這一狀態的重要因素是,2018年下半年以來初級公司和中級公司融資規模持續萎縮,連鎖反應到顯著性鉆探成果數量顯著下降。截止2019年6月,全球上市礦業公司總市值1.46萬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
2019年上半年,全球礦業證券市場呈現先揚后抑的整體走勢,標準普爾/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全球礦業指數(S&P/TSX Global Mining Index,TXGM)從2019年1月67點升到4月的78點,隨后下滑至6月的70點周邊,與標準普爾/多倫多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走勢相似,但調整幅度更小,整體強于2018年下半年。2019年6月標準普爾/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全球礦業指數同比增長8%。
2.全球礦產品價格調整加劇,鐵礦石價格同比增長70%,基本金屬價格滑梯陡降,鈷價較上年下降63%
一是因為突發性市場供應降低導致部分礦產品價格上漲。比如,受巴西尾礦壩事故和韋羅妮卡熱帶氣旋等供應鏈中斷事件影響,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陸續宣布下調鐵礦石產量,導致鐵礦石供應量整體上同比下降5.3%,所以引發鐵礦石價格上調明顯。2019年5月17日,鐵礦石價格突破100美元/噸關口,6月鐵礦石價格繼續飛漲到109美元/噸,創出近5年來新高,普氏62%品位鐵礦粉價格同比增長70%。
二是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和全球制造業PMI放慢,導致市場信心偏弱和預期悲觀,導致部分礦產品價格滑梯陡降。比如,2019年初基本金屬價格與2018年第四季度幾乎持平,2019年4月開始下滑,5月跌幅加劇,截止5月30日LME現貨銅連續7周下滑。LME鋁、鋅、鎳價格均呈現與銅價相似的走勢,但由于跌幅較窄,所以強于2018年第四季度。
三是電動汽車所需的鈷價較去年下降63%。即便在過去五年中取得增長強勁的鈷和鋰價格,2018年也出現兩位數的下滑。2019年價格不斷走低,6月28日LME鈷期貨結算價為29000美元/噸,比年初下降40%,比去年同期下降63%。鎳鈷礦商謝瑞特公司CEO認為,鈷價下滑是鈷市場去庫存和增加供給所致。
3.本年度第一季度全球大型并購活動頻現,但全球范圍初級公司融資規模萎縮
2019年元月至3月,全球礦業領域并購活動依舊活躍,總交易額達128.9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25.2億美元相比高速增長,重點是大型并購導致礦業重新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美國紐蒙特礦業公司收購加拿大黃金公司股份,總交易價值100.1億美元。中國鉬業股份有限公司出資11.4億美元收購剛果民主共和國坦克帆古魯米礦24%股權。澳大利亞紐克雷斯特礦業公司通過合資協議收購加拿大雷德克里斯,交易價值8.1億美元。但是從交易數量來看仍然低迷,交易額超過500萬美元的并購數量只有30筆。并購交易礦種再度以黃金和銅為主要目標。全球礦業并購重組活動頻繁顯示出積極健康的基本面。
但是,全球范圍初級公司融資規模持續收縮。2019年元月至3月全球礦業累積融資金額32.5億美元,環比下降15%,延續2018年第四季度下降態勢。重點是市值低于5億美元的公司(以勘探公司為主)融資金額較上個季度降低4億美元,環比下降33%。市值超過20億美元的公司融資金額較上個季度降低3.7億美元,環比下降16%。
4.電動汽車用礦需求增加,鎳錳鈷消費量增加,鋰礦供應國著力延伸價值鏈,鋰礦生產廠家積極整合采礦冶煉能力
阿達姆斯智庫統計報告表明,2019年5月,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鎳消費量同比增長57%,碳酸鋰當量同比增長47%。
澳大利亞、智利等鋰礦供應國,加強礦產開發力度,積極布局冶煉加工產業,推動技術研發,導致價值鏈持續延伸。現階段中國是鋰冶煉主要國家。智利和澳大利亞的產業鏈延伸,鋰礦生產廠家對采礦和冶煉能力的整合,將影響中國鋰加工全球份額。
5.全球持續推動清潔能源發展,歐美天然氣、風能、太陽能價格下降
2019年5月,穆迪公司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綠色債券報告》顯示,本季度全球共發行472億美元綠色債券,其中28%用于綠色能源募集資金。2019年5月,全球銀行啟動了一項可持續礦業最佳實踐資助基金計劃,名為“氣候-智能采礦設施”,將支持開采和加工清潔能源技術所需的礦物和金屬,推進這些領域公共和私營部門密切合作。
2019年上半年,歐洲液化天然氣產量高幅上揚,導致天然氣價格下降,荷蘭天然氣上半年基準價格已是十年來的最重挫幅。隨著液化天然氣價格持續降低,導致煤炭需求大幅放慢,煤炭價格大幅下挫是歐洲逐步淘汰煤炭的一個標志。據彭博研究顯示,可再生能源也在爭奪市場份額,風能和太陽能導致歐洲電價更廉價,清潔能源供應占更多市場份額而擠壓煤炭市場,亦加快歐洲淘汰煤炭。德國燃氣發電比燃煤發電成本更低,默克爾政府在2019年2月份宣布退出煤電,5月批準了一項400億歐元援助計劃,補償德國東部和萊茵河的褐煤和硬煤中心轉型,將“煙囪式經濟”轉變為高科技中心。
美國再生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煤炭。EIA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4月美國清潔能源(太陽能、風能、水利、生物質和地熱)發電量超過煤炭。一方面是太陽能和風能成本下降,另一方面是煤炭環境問題影響。自2008年達到煤炭消費頂峰,現階段美國煤炭消費量已下降39%,至40年來的低位。
二、礦業新情況新難題
1.貿易摩擦升級對中國礦業的影響
貿易摩擦對中國銅、鋁、鉛、鋅、鎳、鋰和鈷等礦產品進出口短期影響不大,更多的影響則是有色金屬產業鏈下游環節,如鉛蓄電池和鎳鎘蓄電池出口。但全球礦產品貿易流動性強,金融屬性高等特征使其更易受到貿易摩擦升級的影響,導致2019年5月全球礦產品價格劇烈調整。凱投宏觀研究報告指出,某些金屬價格更容易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的干擾。鑒于電子產品進口量占美國從中國進口總量的30%左右,預期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電子行業廣泛使用的金屬價格調整性將會加劇。
貿易摩擦間接影響中國和其他資源國的關系。2019年3月,澳大利亞工業、創新和科技部以及澳大利亞貿易和投資委員會共同發布的《澳大利亞關鍵礦產戰略》中提到:“自2017年12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布行政命令以來,澳大利亞政府一直在強化與美國政府的聯系。”2019年5月,特朗普政府取消了加拿大、墨西哥鋼鐵和鋁的關稅,并有意加快通過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USMCA),萬一USMCA得以實施,不單能有效鞏固北美區域貿易關系,并且還能導致加拿大與中國不能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影響加拿大與中國的礦產品貿易。現階段,墨西哥已首先審議通過USMCA草案。
2.美國全面推動國內稀土供應鏈發展
美國采取了四項措施。一是2019年7月22日特朗普通過《美國國防生產法案(Defense Production Act)》授權總統可以優先采購釹、鐵和硼,以及用釤和鈷生產永磁體的國內材料、設備和服務。特朗普命令國防部加快消費類電子產品、軍用器件和醫療設備所需稀土永磁的生產。《美國國防生產法案》曾經保護過美國鋼鐵生產能力,也被作為強制采購國內半導體制造設備,還用于資助鋰離子電池、輕武器彈藥和其他技術的研究和采購。二是推動稀土供應法案的審議。2019年5月,美國參議員森斯·曼欽、謝莉·卡皮托和麗莎·穆爾科斯基向國會提交了《稀土元素先進煤炭技術法案》。該法案旨在爭取聯邦財政撥款,用于支持開發先進分離技術,從煤炭和煤炭副產品中選取和回收稀土元素和礦物,繼而改變美國100%依賴國外稀土進口的現狀。三是推動稀土的產學研組合。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近期啟動了關鍵礦產研究中心,目標是成為關鍵礦物研究和開發技術支持的首選中心,特別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與能源部研究人員合作使用先進分離技術從煤炭副產品中選取稀土元素等特點技術。四是美國將建立稀土分離工廠和延伸產業鏈。2019年5月20日,澳大利亞稀土生產廠家表示,已與美國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將在美國建立稀土分離工廠,由澳大利亞公司控股。
3.巴西潰壩事故使尾礦管理成為熱點話題
2019年1月25日,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布魯馬迪紐市周邊的費豪礦發生尾礦壩潰決事故,造成228人死亡,60多人失蹤。事件引發全球關注,導致尾礦管理成為熱點話題,一是全球礦產資源專家聯盟(GMPA)提出全球尾礦行動倡議。二是國際礦業和金屬業協會(ICMM)發布全球礦山恢復最佳實踐,并將研究制定尾礦庫標準,計劃本年度年底推出國際尾礦設施標準。三是力拓和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合作,開展礦業社區研究。四是淡水河谷強化預警和尾礦庫建設。五是基于物聯網和衛星技術的智能監控解決方法。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政府和高技術公司、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簽署諒解備忘錄,監測該區域所有尾礦設施,為該區域提供基于物聯網和衛星技術的智能監控解決方法。
三、全球礦業發展展望
1.全球礦業市場的復蘇勢頭削弱
從2016年開始,全球礦業走出低迷區間,觸底升溫態勢企穩,已經可見顯著的“拐點”,全球礦業或將開啟新的景氣周期。由于特朗普挑起“貿易戰”,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導致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礦業市場復蘇勢頭削弱。安永公司2019年上半年貿易數據顯示,93%的受訪者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和全球貿易緊張局面影響其并購計劃。所以說,新一輪礦業景氣周期是否會受到全球宏觀經濟和“貿易戰”的影響從而導致無疾而終的結局,尚待持續觀察。
2.全球對于戰略新興產業所需礦產的競爭將越發激烈
現階段,全球各國均已充分認識戰略新興產業所需礦產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效果,特別是對產業升級轉型、生態環保的效果,引領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轉型。美國、歐盟、澳大利亞均出臺了戰略新興產業所需的礦產(關鍵礦產)目錄以及相關扶持政策。2019年5月21日,標普全球發布《新的大博弈:中國、美國與技術》研究報告,認為技術是中美爭端的核心所在。美國關注的重點是技術,是戰略新興產業,而非雙邊貿易赤字;同時,技術對中國亦十分重要,說明礦業技術升級轉型的重要性。2019年上半年,美國發布《保證關鍵礦產可靠安全供應的聯邦戰略》,有61項建議,確定了落實部門和落實時間。全球對戰略新興產業所需礦產的競爭,存在越發激烈的趨勢。
3.全球礦業經濟新秩序新形象需要重新構建
現階段,全球礦業經濟秩序受到保護主義、地緣政治、關稅大戰帶來的嚴重損壞,亟待建立礦業經濟新秩序。比如,中國和印度建立原油聯手采購同盟,抵御亞洲溢價初見效果,這表明建立區域性大宗礦產品交易中心有利于提升區域資源安全。與此同時,全球礦業內正在全力通過雕刻重塑,展示一個全新的礦業發展形象。也就是說,要將一個傻大黑粗、勞動密集、高危生產、損壞環境的落后礦業形象,改造成為綠色發展、生態保護、智能化、技術密集、可持續性、社會接受的先進礦業形象,從而鞏固礦產資源和礦業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位置和基石作用,為礦產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顯著保護創造優良的發展環境。(作者: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余韻 周平 楊宗喜 楊建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