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品牌陣營格局穩固
一般來講,中央空調主要應用在工業專業場所(如核電站、芯片生產潔凈室、大型數據中心、制藥車間等)、商業場所(城市綜合體、酒店、辦公樓及購物中心等)、以及市政場所(學校、博物館、軌道交通和車站等)。
近年來,隨著制冷技術特別是多聯機及小型水冷機的發展,傳統中央空調工作模式的產品得以漸漸進入居民領域,中央空調行業進入新一輪發展,增加勢頭優良。根據機電信息數據,2018年,中央空調總體銷售量已經突破千億元大關,同比增速達9.3%。
不過,與2018年同期相比,2019年一季度中央空調市場首次展現5.1%的負增加,這也是10年來中央空調行業首次面臨的“倒春寒”。一方面是2018年遺留的房地產精修等項目較少,加上春節假日,致使項目量不及同期;另一方面,由于消費乏力,社會投資增長放慢,餐廳、茶館、KTV等娛樂休閑場所對中央空調需求低迷。
2019年一季度,雖然中央空調市場低迷,但三大陣營的品牌格局依然持續保保持穩定固,品牌集中度愈來愈高。其中,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達48.3%,以美的、格力、海爾、天加為首;日韓品牌市場份額為31.4%,以大金、東芝、三菱重工空調、富士通為首;歐美品牌市場份額為20.3%,以麥克維爾、開利、江森自控約克、特靈、頓漢布什為首。
全局來看,根據品牌銷售金額,中央空調行業可分為五大梯隊。其中,美的、格力、大金處于第一梯隊,銷售金額在20億元以上;日立處于第二梯隊,銷售金額約為15-20億元;海爾、東芝、麥克維爾、江森自控約克、天加、開利處于第三梯隊,銷售金額在5-15億元區間;盾安、三菱重工海爾等處于第四梯隊,西屋康達、雅士等處于第五梯隊。
區域格局方面,根據暖通家數據,2018年華東五省市(山東、浙江、上海、江蘇、安徽)中央空調零售市場最大,占有率達41.8%;其次是華南區域,占有率為15.8%;華北區域零售市場占有率也在15%以上。
產品格局方面,根據暖通空調網數據,2018年我國多聯機市場規模約為457億元,占中央空調市場容量約為51.6%,占據絕對優勢。細數近十年占比變動,多聯機市場占比由34.3%上升至51.6%,上漲幅度達17.3個百分點,預期將來多聯機市場位置穩固,很難被其他品類所超越;單元機占比由11.6%上升至18.2%,增長6.6個百分點;水機占比由26.0%下降至17.6%,降幅達8.4個百分點,呈現出持續下降態勢。
中長期市場前景較為樂觀
市場趨勢來看,中央空調的產品屬性和價格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在早期必需走城市化的發展道路,消費能力、消費意識,以及房價都是決定消費者能否采購中央空調產品的重要指標,而當中心城市在政策的影響下進入低速發展期后,城鎮化建設的加速也讓三四級市場逐步成為了零售市場的“新寵”,各大品牌紛紛在三四級市場進行渠道布局和網點建設。因而,隨著三四級市場的釋放,預計中央空調行業將迎來進一步發展,中長期增長依舊較為樂觀。
競爭趨勢來看,中央空調市場行情從2018年開始持續走低,為搶奪訂單和客戶,廠家聯手渠道不惜代價,無底價的競爭策略導致市場秩序遭受很大打擊。此舉直接導致中小品牌無路可走,最終的結果是幾家寡頭級中央空調企業變得越來越強大,市場份額越來越高,而多數品牌每況愈下,或許在不久的未來一些弱勢品牌將從市場上消失。
產品趨勢來看,從制冷和制熱的功效上,中央空調多聯機的效果較為明顯,運行效率高。從美觀大方角度看,中央空調多聯機結構湊,占用空間少,僅使用了一臺室外機,并對室內機進行集中的管理,大大的減少了能源消耗。此外,中央空調多聯機相對待傳統空調的使用壽命更長。因此,家庭消費升級趨勢下,特點更為明顯但價格相對較高的中央空調多聯機需求不斷上升。不單在一二線城市,在消費升級趨勢更加明顯的三四級市場變頻多聯機的滲透率也將持續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