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全球進入一個數據大爆炸的時代,通信市場CR3達79%,年移動接入流量消費達41.87億G,同比增長103;月戶均移動接入流量達到389.3M,同比增長89.9%,以下是通信行業現狀分析。
自2010年起,我國通信業務總量一直呈上升趨勢,特別是2014年開始通信業務總量增速高速,截至至2016年,通信業務總量已完成35948億元,同比增長54.2%。通信業務收入在2010到2013年期間保持增長趨勢,盡管201
4、2015年收入增速有所下滑,但到2016年通信業務收入已達到11893億元,總體保持增長趨勢。
2017年,扣除中國聯通、中興通訊、信威集團及2017年3月份起上市的新股,通信行業99個公司中,2017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的共73個、凈收入同比增長的共60個、ROE提升的共40個。通信行業分析指出,從收入增長幅度、利潤增長幅度和凈收入規模分布看,行業龍頭公司總體保持正向的收入和利潤增長。
2018年,我國三大基礎通信運營商營收入13815億元,同比增長3.49%,歸母公司凈收入1333億元,同比增長5.10%。通信行業現狀分析指出,運營商的營收與利潤均實現平穩增長,這主要得益于4G流量紅利。隨著“提速降費”的持續深入帶動,流量不限量套餐日漸變成主流,運營商的流量紅利面臨迅速衰減的風險。
我國無線通信標準/產業一直屬于重點投入領域,實現了2G跟隨、3G突破、4G同步,把握技術升級的機會做大國內產業鏈,培育了華為、中興兩家具備全球影響力的主設備龍頭企業。國務院文件要求“力爭2020年5G商用”,政策基調要求實現“5G引領”,有助于加快頻譜分配和牌照發放,有助于做大國內5G產業鏈、向全球市場加快拓展。
另外,其他廠商也在加緊研發當中,其中高通、三星、聯發科三家企業與華為的壓法進度差距不大,而英特爾、紫光展略進度明顯差距。據悉,現階段高通、三星、聯發科三家企業已經明確5G基帶芯片將于今年上半年進入商用階段,以保證其在移動通信終端的領先位置。而英特爾、紫光展略則將在2020年左右。
現階段,我國移動互聯網流量增速翻倍,數據業務變成主流。通信行業現狀分析指出,移動電話客戶迅速增長、移動互聯網應用加快普及的帶動下,移動流量消費在2010到2018年期間一直保持增長,到2018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消費已達93.6億G,同比增長123.7%,全年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已經達到772M。其中,通過手機上網的流量達到84.2億G,同比增長124.1%,在總流量中的比重達到90%。
但我國的網絡設備和終端生產廠家遠遠落后于國外企業,我國市場的占有率僅10%左右。在我國加入WTO以后,移動生產廠家由于市場開放已很充分,開放后的時機將高于挑戰。而移動運營商的特點僅在于常年建立起的完善的網絡系統,除了基礎電信業務由國家法令保護以外,國內的通信運營企業將在市場營銷、人才、利潤、工作效率等方面面臨巨大挑戰。
綜合來看,我國通信產業年度十大事件和通信產業年度十大技術趨勢的發布已成為中國通信產業大會的鮮明標簽,持續十年之久。每年大會發布的年度判斷,被企業廣泛引用和期望,成為過上年度的一個行業烙印總結,成為未來一年技術市場方向的一個預期,以上便是通信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